- · 《农机使用与维修》刊物[06/29]
- · 《农机使用与维修》征稿[06/29]
- · 《农机使用与维修》投稿[06/29]
- · 《农机使用与维修》数据[06/29]
- · 《农机使用与维修》栏目[06/29]
遇见你丨“种田神器”获国家专利 他是农机改造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让农户种田更简单! 一边不断积累知识,一边用心琢磨,胡景明前前后后成功改造出了20多项农机设备。如今,拥有生产机械100多台套的胡景明,成立了澧县景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,
让农户种田更简单!
一边不断积累知识,一边用心琢磨,胡景明前前后后成功改造出了20多项农机设备。如今,拥有生产机械100多台套的胡景明,成立了澧县景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,为周边的农户们提供农业生产服务。
澧县澧南镇高堰村村民 张敏:刚开始的话,他也其貌不扬,然后家里条件又比较差,很多人觉得应该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。
儿时的胡景明便懂得省吃俭用,为并不富裕的家庭节省开支。后来外出务工,他做过器械修理工和电焊学徒、做过小商贩,也当过五金洗色工。
胡景明:如果农具有一点倾斜,传感器会自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,控制器再发出信号,指挥电磁阀控制油量,来达到左右平衡。
胡景明:我的这种改进也好,我的这种应用也好,他们也用上,他们觉得很好,那我就很欣慰,心里也很高兴。未来农机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,我们的农田要向连片化发展,我们不用下田,直接用手机来操作农机,让农户种田也更简单。
2002年,怀念家乡土地的他,也为了能照顾年老残疾的父母,决定回老家专职种田。第一次见到收割机,他觉得既震撼又激动,但昂贵的价格却把他吓了一跳。
胡景明:我心里是这样想的,你会明白的,你最终还是会用上的。
胡景明:我们都是传统方法给药,就是搞两个大桶,把水放好,然后在里面再加药,用棍子搅拌。这样的话,一是劳动强度比较大,第二不精准。
改装就会失去厂家的保修服务,这就意味着往后一旦农机出现任何故障,都得胡景明自己掏腰包。而在当时的村民们看来,自己去改造正规厂家的农机,这简直就不靠谱。
随后,胡景明就用上了这个改造的自动加药器,操作精准又省时省力,顺利完成了800亩育秧消毒。这些年,为了改造农机,他不光去过养猪场,到过废旧机械收购点和零件加工车间,他还自学上网,通过各种电商平台购买零配件。
对科技感兴趣的胡景明还学会了网络直播,在直播中与各地农民交流分享技术经验。对于慕名而来的农民朋友,胡景明会免费教他们安装和使用机械零部件的技能。
胡景明今年43岁,是当地一名农机改造达人,靠自己的双手,二十年来改造了20多件农机,让它们在田间地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。
其中3项获得专利证书
胡景明的妻子 易宗梅:那时候没多少钱,就把结婚时的份子钱拿出来承包了地,还买了农机、旋耕机,挣了一点钱之后就买收割机。他就是喜欢搞农机,有一点点钱全部都搞在那个农机上面。
为了能够凭实力改造农机,胡景明报名参加了澧县农广校、澧县农机校的专业培训,还先后获得了农机驾驶执照、农机修理工等证书,甚至还到河南、安徽拜访农机高手,找农机厂的技术部门,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。
胡景明的巧手,不仅会修理农机,还能用不同的配件对它们进行组装改造,经他改装过的那些“种田神器”,帮助老乡们的农业生产提高了不少效率。
胡景明想要的水平仪是由传感器、液压油缸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,传感器负责及时把地势情况传递给控制器,然后再由控制器向液压油缸发出指令,调节旋耕的高低程度,这样就可以实现泥土平整翻耕。他几经周折找到了外地一家农机厂,按他的要求定做出了这样一个“三件套”,组装起来之后,终于大功告成。
胡景明:我在这上面就装了一个自动水平仪,就是装在旋耕机立柱上面的一个传感器。这里有一个小盒子,是一个传感器,这个传感器它就能感知农具是不是平整的。
二十年来,他热衷改造农机
一边努力赚钱,一边想法儿攒钱买农机,从旋耕机、播种机到心心念念的收割机,让他爱不释手。每台机器他都能比别人用得更好、用出更多花样儿。每当农机出了故障,他都会跟着厂家维修的师傅边看边学,逐渐自己也能上手修理了。能修自然也能改,随后,胡景明又对改造农机产生了兴趣。然而,这个尝试可要冒着不小的风险。
自此,收割机成了一颗令他向往而又遥不可及的种子,深深埋进了胡景明的心。成家后,胡景明跟妻子商量着开始做出一些改变。
文章来源:《农机使用与维修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syywx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6/1313.html